经观头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条|“长钱”入市

2025-07-26

  今日股市,股票推荐,大盘走势分析,股市资讯,股票入门,短线炒股/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热点股票推荐、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实现财富增长!时隔九个月,沪指终于再次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市场回暖固然可喜,但绝不能放松警惕。”7月24日,浙江浩坤昇发资产合伙人、基金经理李佳佳在晨会上强调。她始终保持着近乎苛刻的情绪管理。

  因为市场风格切换特征显著,当日,李佳佳的目光紧锁在交易终端上,捕捉着盘中随时异动情况,选取强势板块的交易机会。

  7月24日收盘,这根久违的阳线点上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84万亿元。这是自2022年1月以来沪指首次收于3600点上方。去年同期,沪指还徘徊在2900点。

  过去三个月,沪指从3040点一路稳步攀升至3600点,累计涨幅超过18%。

  从高股息板块频创新高,到科技板块崛起,再到雅江概念股、“反内卷”概念股在近日“腾势而起”,A股的板块轮动让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嗅到牛市的味道了!”有投资者称。也有怀疑者说:“再等等。”有人选择观望,但市场从来都不等人,沪指强势突破3600点关口,市场做多情绪持续升温。

  在各金融机构的眼中,3600点的到来并不突然,券商们在5月底早已作出预判拉高期待值,诸如中信证券的“年度级别牛市”、招商证券的“牛市Ⅱ阶段”等。

  多位基金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对经济观察报坦言,资金持续流入支撑市场近几个月的波动上扬。

  中央汇金“国家队”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动作显著、新基金发行全面提速、保险和银行理财的增量资金也从利率走低的债市中腾挪而来快速进场、上市公司增持回购、中东资金等外资持续流入……机构的“长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股票市场。A股开启新的叙事。

  7月24日,证监会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促进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同花顺数据显示,从2024年的“9·24”行情以来,银行板块指数从950点左右一路拉升至今年7月上旬的1470点,涨幅高达54.7%,而其中4月初开始到近期的涨幅就有27.8%。

  放眼整个A股,以庞大的权重却有如此惊人的涨幅,银行板块的表现几乎独树一帜,这背后可能来源于是这一轮长线资金对于A股的重新判断。

  政策的利好是“9·24”行情的开端,今年以来,政策持续释放的红利始终影响着市场的动力。涉及海洋经济、海南自贸港、“反内卷”等种种政策托举着市场向稳前行。更引人注目的是国家对于银行的注资。

  在诸多机构、受访的投资人眼中,增量资金成为上涨的主要信号,首当其冲的是国家队的长期资金“入场”增持。

  2025年二季度,中央汇金大规模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开源证券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央汇金及其旗下资管公司等合计增持金额或超过1900亿元。

  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触发举牌的投资事件已经达到21次,超过去年全年的举牌次数。而在7月22日,中国人寿集团在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披露了权益投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动作也不少,随着国家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行业内多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先是集体发声持续增持ETF,随后陆续增加含权类策略产品。今年5月份,光大理财还以2000万元参与了外高桥定向增发,成全市场首单银行理财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

  光大理财董事长王景春表示,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尤其是相对风险较高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较低。未来,受低利率驱动,居民资产配置资管产品(特别是能够承担一定波动的资管产品)的潜力较大。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过去五年,居民存款新增60万亿元,累计达到160万亿元。在楼市投资机会减少、部分实体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以及反内卷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大量的居民储蓄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出口,资本市场走强恰好吸引了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

  外资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7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保持稳定,外资投资人民币债券规模上升。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总量超过了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近期外资投资境内的股票总体向好,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的态势,尤其是在5、6月份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显示全球资本配置境内股市的意愿增强。未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仍具有较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空间。

  瑞银发表A股市场观点表示,6月以来市场表现持续强势,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前一阶段指数震荡区间上限打开,市场做多思维再度得到巩固。往后看,外部方面,政策环境与流动性进入相对顺风的阶段。内部来看,后续市场面临的将是基本面压力与政策对冲力度之间的摇摆博弈,在没有明显催化支撑下,预计市场分歧将有所增加,不过这一影响将更多体现在结构而非大势。

  今年以来,白先生觉得自己炒股的运气变好了,踩中了多个时点的热门概念。他发现自己买游戏股遇到了行业政策利好叠加业绩复苏、买稀土股遇到了中美关税风暴、买金融股后出现了稳定币、买了化工股之后,雅江集团又来了。因此,他幸运地在A股温和上涨、板块轮动加快的结构性行情中赚到了钱。

  但也有不少股民在股市热点切换的节奏里“踏空”,即使主要股指波动上升,也有诸多投资者吐槽“我的账户永远是绿的”。

  “看似指数涨了,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赚钱很难。”北京财智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宋承东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A股的总市值在100万亿级别,目前的资金流动性虽然在万亿级别,但不足以支撑多个板块持续性上涨,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增量资金,上涨的板块才会更多。

  A股重新回到3600点,整个市场从年初的“Deepseek”“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热点换了一波又一波。

  从市场层面看,近期,A股各种新老概念轮番登场拉升大盘。银行先“点火”,券商接力,科技板块再掀浪潮,“反内卷”与“雅江水电”等新概念轮番冲锋。

  李佳佳明显感受到,线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下称“雅下水电站”)正式开工的消息落地,1.2万亿元的总投资、6000万千瓦的总装机,将行情直接推向沸点。

  7月21日以来,雅下水电站正式开工引爆A股市场,相关产业链全线爆发。中信建投证券预计,该工程约1.2万亿元投资在10年内共拉动2.04万亿GDP增量,平均年拉动约0.15%。7月,中国资产或有一波内需相关的政策交易机会。

  7月21日至7月23日,铁建重工、深水规院三天三板20CM涨停跟涨,西宁特钢、浙富控股、中国电建、华新水泥三天三板。

  在“雅江水电概念”概念之前,火热的是围绕“反内卷”主题的相关板块,随着光伏玻璃企业率先联合宣布减产,水泥、建筑等行业也陆续发布反内卷声明,一系列举措推动相关板块的政策预期持续升温。相关板块迎来显著上涨。其中,截至7月23日,玻璃玻纤板块累计涨幅达17.34%,光伏设备与普钢板块也分别录得8.83%、7.93%的累计涨幅。

  一名中大型公募机构投研人士表示,本轮板块轮动并非随机波动,而是政策、资金、产业、估值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质上是资金在“确定性”与“弹性”之间的再平衡,也显示出资金的多元化配置倾向。

  在李佳佳看来,板块轮动的逻辑源于政策引导下的市场调控意图:国家想要指数健康平稳上涨,若资金过度集中或普涨,易快速积累泡沫,引发资金退潮后的剧烈回调,既套牢投资者,亦挫伤市场信心。轮动上涨旨在维系市场长期活力,以持续的结构性机会保持市场韧性。

  近半年来,李佳佳所在的机构在算力、稀土永磁、核聚变、航运、军工无人机等板块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这些板块背后的大主线是中美博弈,不同的事件催化下会有不同的主题表现,该机构就是在中美博弈的大主题在去抓局部的变化,跟踪相应板块。

  宋承东关注的是高成长赛道,主要是生物医药、TMT、新材料和新能源,长期在这些行业通过深度调研挖个股,不在短期热点起来后再“追高”。其打法是“高切低”,即在股价较高时卖出股票,在股价较低时买入,以获取利润或降低风险。

  他关注的板块有产业发展和业绩增长的优势,比如生物医药领域多只个股最近一直在创新高,国内的创新药企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成熟,批量走向盈利,正在让二级市场重新估值。而在消费电子、算力芯片领域,他重点看重PCB板(印制电路板),因为所有的电器、通讯、计算机、AI算力都离不开PCB板。

  在大盘日渐上涨期间,宋承东进行“高切低”的频率更快了,如果其关注的股票已经涨了一波段,短期出现连续中长阳趋势,他就会选择先卖出一部分,跌了再买,如果没跌就换别的估值更低的标的。比如,其买入胜宏科技时该股的股价大概为80元/股,在该股涨至约160元/股时卖出,他需要寻找能够成为下一个“胜宏”的股票,而生物医药屡创新高,感觉“拿不住”就卖,卖完再找低的标的,持续“高切低”。

  此外,谈及上半年比较受追捧的银行股,宋承东认为,银行股这几年不断创新高,主要是险资冲着高股息不断举牌。在过去几年中,各种收益率高的资产比银行股息更“吃香”。而在当下进入“利率1.0%时代”,银行的股息率达到4%,所以险资十分关注。而在2022年至2023年,银行股被严重低估,因此这三年正在持续缓慢增长。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认为,慢牛格局,AH均衡。首先,从指数角度,A股有望走出“慢牛”格局,需要保持适当高的仓位;其次,策略配置中要均衡AH股,港股的投资机会不容忽视;最后,慢牛格局中切忌频繁调仓换股。

  “3600点是危险位还是新起点?”行情能否延续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宋承东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之前市场认为压力位是3500点,再早一点是3400点,结果A股从3500点突破3600点的速度非常快,有不少人经历了“踏空”状态,而7月23日收盘从3600点跌下这件事并不是“危险信号”,可以说这还是处在牛市中的一个新开始。

  “其实对股市来说,资金流动性强、真正有了赚钱效应,会更加吸引投资者入场。”宋承东称。

  7月24日,贝莱德发文表示,当投资者还在追问“双市行情能否延续”时,多重积极信号已悄然浮现:

  A股市场正迎来基本面与情绪的双重修复。上半年5.3%的GDP增速超越预期目标,为市场注入坚实底气;其次,A股成交活跃,成交额连续62个交易日保持在万亿元以上,显示投资者情绪改善,或为A股行情演进注入持续动能。

  港股市场作为“全球估值洼地”同样吸引力持续凸显。当前恒生指数PE(TTM)为11.11倍,明显低于同期海外主要股指估值水平,具备投资性价比。港股内部,估值呈现出一定结构性分化特征,虽然部分板块在资金接连流入的加持下估值阶段性被抬升,仍有丰富的被低估机遇待发掘,值得重点关注。

  李佳佳认为,从共性特征看,政策的基础性支撑与结构性机会的主导作用贯穿始终,这与历史慢牛行情的底层逻辑一脉相承。但更需关注的是其差异化特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机构化转型、政策工具箱的精准化扩容、产业科技水平的代际跃升,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内循环主导格局的形成,这些因素共同重塑了个股估值体系、市场风险缓释机制与外部冲击传导路径。

  因此,对当前市场趋势的研判,需立足时代背景的演进与市场生态的迭代,避免简单套用历史经验进行类比。

  宋承东认为,过去是短暂的牛市与长期的熊市,而此次的牛市是制度变革带来的巨大红利,在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下,A股的资产质量会一直被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地址:股市资讯官网永久网址【363050.com】 客服热线:363050.com 传真:363050.com QQ:363050.com

Copyright © 2012-2025 股市资讯官网|今日大盘行情分析+热门牛股推荐|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