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并购涌动新趋势 硬科技投资需警惕“时差陷阱”股市资讯官网_今日大盘行情分析+热门牛股推荐_股民必看的投资指南
2025-11-14今日股市,股票推荐,大盘走势分析,股市资讯,股票入门,短线炒股/为广大股民提供及时准确的股市行情分析、热点股票推荐、最新利好政策解读与炒股实战经验,帮助你把握投资先机、实现财富增长!
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顺利召开。此次大会聚焦“价值引领开放赋能——国际资本投资并购新机遇”主题,集结市场核心参与主体,系统拆解A股并购市场新风向,全面解锁国际资本与上市公司融合发展新机遇。
并购与融资作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驱动力,共同支撑起资本市场功能发挥。自《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并购热潮持续涌动。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截至目前,A股市场新增203起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交易总价值合计达7650.94亿元。
“‘并购六条’等政策精准发挥了市场催化作用,有效激活并购市场活力,推动交易规模与估值水平同步提升。”晨壹投资管理合伙人刘晓丹表示,从本质而言,受中国经济格局重塑、产业竞争态势演进、企业家代际传承及公司治理体系优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中国并购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正持续提升。
去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周期。在此过程中,A股并购市场呈现出跨境并购精准化、新质生产力领域并购常态化、产业并购深度化三大鲜明特征,持续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劲活力与发展动能。
首先,跨境并购转向“核心资产聚焦”的精准布局,并成为上市公司链接全球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一方面,A股企业主动“走出去”,聚焦海外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并购快速补齐产业链短板;另一方面,外资积极“引进来”,通过并购A股优质资产深度参与中国新兴产业发展。
摩根士丹利(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钱菁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呈现出多维度演进的鲜明特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双轮驱动”格局凸显。同时,中国先进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正持续释放,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两大领域已成为外资布局的重点方向。
中金公司投行部并购业务负责人陈洁表示,有些中国企业“走出去”时,会和很多国外合作伙伴进行联合收购、联合开发,后续这些国外合作伙伴也能通过跨境换股,把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层面来获得流动性,这对中国企业在国外寻找合作伙伴非常有利。
其次,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并购重组持续升温,成为激活创新动能、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华泰联合并购部负责人董光启认为,并购通过资源向高效领域转移,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竞争力,又能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再次,以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的产业并购不断深化,成为上市公司夯实主业、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关键选择。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龙头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整合行业资源、优化市场布局,实现规模化发展与成本控制;同时,企业通过纵向并购延伸产业链条,打通“上游研发—中游制造—下游终端”关键环节。
正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所言,光伏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且是技术驱动型产业,技术迭代快。因此,单纯产能并购不太容易发生,企业应通过产业并购合作,延伸产业链,快速提升产品场景创新能力、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伴随着新趋势的逐渐显现,A股并购市场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这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业务负责合伙人李瑶认为,跨境并购交易后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文化、管理、法律、沟通、员工、财务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规划。其中,文化整合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并购后的企业运营效果。为了有效应对文化冲突,收购方和目标企业必须互相充分了解各自所在国家的本土国情和文化特点,做到文化理念的双向融入。
中芯聚源董事长高永岗则表示,并购说起来简单,实则难度很大。在跨行业并购方面,上市公司选择标的要避免急功近利,应当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动寻找并购标的。只有通过一系列成功并购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才能促进产业并购的长期良性发展。
对中介机构而言,挑战主要集中在专业服务能力的适配升级上。随着并购交易向细分领域深化,项目筛选难度显著加大,需要穿透式理解新技术、新模式;交易结构设计的复杂度不断提升,涉及多方利益平衡与创新工具运用;而并购后的赋能服务也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要求中介机构从单纯撮合交易向全流程赋能转型。
信宸资本高级合伙人信跃升认为,当前行业核心逻辑是“跨国公司分拆收购+治理与数字化改造+上市公司并购退出”的闭环体系,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实现资产价值重构与资源优化配置。而并购基金作为专业整合者,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未来将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对投资者而言,市场结构优化带来的估值体系多元化,考验着价值判断与风险识别能力。一方面,科技类并购的高成长性与高不确定性并存,需要投资者具备产业深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并购中的低估值红利与价值重估机遇,也要求投资者精准把握行业转型节奏与企业整合效果。
金证评估董事长蒋骁用“时差陷阱”来形容硬科技投资的挑战——在投资高峰期,因为整体研发投资基本都在当期费用化了,当(后续)企业研发成功并逐步到达量产规模化时候,报表毛利极高,“亮丽到让人不敢相信”“因为研发成本在之前年度已被消化掉,此时便是‘时差陷阱’”。因此,在硬科技投资中,很难直接从报表中看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估时也要跳出报表看企业价值。


